第二天出門時下著傾盆大雨,即使撐著雨傘還是褲腳全濕,大會也因此有些晚開始

一樣是iTHome總編的開場,今天提到昨天我沒有記完全的TRUST

Talent Resilience Ubiquitous Sharing Transformation 今天還是記不完全XD,Talent指的是資安人才,大部份的我們是屬於防禦端,但是疫情攻擊的種類方式變多,我們的資安資源是否來得及投入對抗?Zero Trust Architecture 也被提及

5G 的重要價值: 服務垂直應用領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員 孫雅麗 

5G的垂直應用,現在進行式和未來企業專網的運用架構,smart factory, smart heathcare, smart-x 萬物聯網、AI 5G建設安全議題,因為現在都還在建設和規範,5G的建設在地上無線,未來6G會移到海上、天上

Enable a Culture-Driven Cybersecurit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 

來自美國Amazon的資安官說台灣的佛系資安沒有能處罰到位,有個資法但是罰成功的很少很小,但是亡羊補牢還是要做,Security is a process, not a product,這句有深入我心,很多人認為資安就是買產品,缺什麼買什麼,都買到位了就完成了資安防護

跟阿中學勒索軟體防疫之道 TeamT5 執行長 蔡松廷 TT 

主要是說從防疫學資安 https://www.ithome.com.tw/article/138913

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破口,每個人都有可能會中招,不要獵巫,才能鼓勵通報,否則就會造成反效果,資安和防疫一樣,可以超前部署

CYBERSEC Predict & Action 資安趨勢與行動倡議

行政院 政務委員 唐鳳 / BSI 東北亞區總經理 蒲樹盛 /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副理事長 詹婷怡 /台灣未來基金會 創辦人 陳浩維 / iThome 資安主筆 黃彥棻

BSI 蒲樹盛 關於資安治理vs資安管理

治理就是管理階層善盡職責,確保所有系統有效,來保護股東的權益及聲望

要practice,鑑識弱者始終弱,因為沒有排序優先重點

詹婷怡 ecosystem 技術之外治理 建立模型

唐鳳 口罩實名支付 省力安心睡滿八小時

紙上談兵 – 全新 Cyber Defense 奧義大戰(CyberLab)

以CDM(Cyber Defence Matrix)為主,配合MITRE Attack的資料進行攻防資訊的收集,導引我們找出攻擊的方式,偵測和減緩的重點,讓同組的人員交流自我介紹,最後玩桌遊來感受資安攻防,在同組之中,我的反應是最弱的,大家都好有sense,也很融入,我桌遊連勝兩天,但是還是覺得運氣蠻重要的..

淺談零信任架構的迷思與 導入策略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教授 查士朝

zero trust architecture NIST 說存取邊緣安全機制和新的零信任架構對應,不要急於花錢買產品,而是要了解本身的需求

資安法如何影響資安管理-法規 與治理相輔相成之術 精誠集團 Operation Manager William Huang

資訊服務每年270~280億的公司如果看待資安法,拿資源換安全,沒有對錯,只有better choice,這是一種trade off,資安只是過程,沒有績效,只會扣分,你以為今天沒有被攻擊是因為神力護體刀槍不入?資安是一個dynamic的狀態,今天安全,明天不一定就仍然安全,資源有限,慾望無窮,如果資源分記就是一門學問

最後修改日期: 07/05/2021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